台鐵45PBK32850型電源車

Introduction of TRA 45PBK32850 Power Baggage with Brake Van

 

(, , )

()

(~)

(~)

()

()

()

製造廠商

日本 日本車輛、日立製作所 (新造)
台灣 唐榮鐵工廠
採購輛數 13輛 (45PBK32851~32863號)
製造年份
1970年 新造(45PBK32851~32855)
1984年 改造(45PBK32856~32858)
1985年 改造(45PBK32859~32860)
1987年 改造(45PBK32861~32863)
車輛載重 4噸
車輛皮重 37.7噸
換算噸數
空:40噸
重:45噸
行走裝置
TR-28型 (45PBK32859, 32860)
TR-33型 (45PBK32861, 32862)
TR-34型 (45PBK32851~32855)
TR-39型 (45PBK32856~32858, 32863)
軔機裝置
AV氣軔裝置 (45PBK32852~32855)
EV氣軔裝置 (除45PBK32852~32855)
最高車速 100 km/hr
最大尺寸
長:20,000 mm
寬:2,885 mm
高:3,953 mm
備  註 與35SP32850型莒光號一同製造的電源行李車
 
Introduction / 車輛介紹  

引進概要

45PBK32850型電源行李車在身世考究上大致可分為4個世代的車輛, 並經歷多次大更新,為台鐵歷史上身世及為複雜的車輛。其型式起源為1970年1月為配合莒光號列車開行,委由日立製作所與日本車輛製造製造的電源行李車5輛,編號45PBK32851~32855號, 除是本型車的開端外,同時也是繼觀光號電源車後,台鐵史上第二批電源行李車,用來提供當時仍為柴電機車牽引的莒光號客車編組的冷氣照明電源所需。而在此之後,因原廠設計的發電機組供電容量衰減,因此於1982年7~11月間也由台北機廠更新45PBK32852~32855號的發電機組與車體,此時除了45PBK32851號仍維持 日車原廠的原貌外,更新後的四輛車不論外觀和特性均變得與45PBK32800型較為類似,兩者僅存轉向架差異較大

除了上述的5輛原型車外,45PBK32850型也有三批自他型客車改造而來的車輛 ,這些改造而成的車輛在外觀與原型車多有所差異,然而其共同特徵為裝用翼簧型轉向架,也因此在型式劃分上,均歸類為同型車。以批次區分分別為1984、1985年以及1987年,改造輛數達到8輛之多。首先1984年,台鐵將35SP、SPK32450型集中供電對號客車所更新出的電源車也編入45PBK32850型之中,編號45PBK32856~32858號,成為本型車第二批3輛 ,裝用原35SP32450型對號快客車使用的TR-28型翼簧型轉向架。1985年時再將30SS32300型2輛二等臥車更新而成的電源車, 因裝用原原32300型汰換下的TR-39型翼簧型轉向架,因此亦以45PBK32850型命名,編為以32859及32860號成為本型車第三批2輛;同一時間也將原本因預算問題尚未更新的45PBK32851號一併送進廠更新。並於1987年再自17公尺級30SP、SPK32300型留用部分機件,改造成45PBK32861~32863號 ,為本型車最後一批改造車輛 ,除45PBK32861、32862號使用原莒光號餐車裝用的TR-33型轉向架外,32863號則是裝用與45PBK32856~32858號相同的TR-28型轉向架,最終使得45PBK32850型總數來到了13輛之多 ,為台鐵歷史上同一型式輛數最多的電源車。

參考資料:台灣鐵道印象

最後修改:2020.10.04

外觀內裝

本型車在外觀上大致保持電源行李車的基本配置,將發電機組設置在前端,並且於車頂上設有柴油引擎所需的排氣管以及檢查蓋設備;至於車體中段則是設置行李室,並在末段設有供乘務人員乘坐的守車設備,並且設有上下台門一處,其車頂中後段亦為了車內通風所需設有5具箱型通風器。

△1984年更新為輕量化車體的45PBK32851號。

△45PBK32852號莒光號塗裝時期的外觀,其車體係為1982年台北機廠所打造。

△採用與落地式空調機莒光號客車類似車體設計的45PBK32857號。

△1984年舊車更新而來的45PBK32860號 ,車體設計與同期製造的45PBK32851號相當。

△1987年誕生使用輕量化車體的45PBK32861號 ,裝用原莒光號餐車使用的TR-33型轉向架。

△1987年製造使用輕量化車體的45PBK32863號 ,裝用錨桿位置較低的TR-28型轉向架,與32856~32858號相同。

然而本型車歷經原裝車引進、後續三批改造車加入,以及2次柴油發電機組與外觀車體更新後,各批車車體細部設計可說是南轅北轍,大致可區分為4種樣貌,如下所述:

1.45PBK32851、32859、32860號: 其車體係為1984年時由唐榮鐵工廠所製造出的輕量化車體 ,與後來誕生的45PBK10400型類似,但在車體中央局徽上設有一可開小窗,同時裝卸門樣式均為小窗而非45PBK10400型的長型窗。
2.45PBK32852~32855號: 此4輛車使用1982年由台鐵台北機廠自行打造出的車體,與當時同時期製造的45PBK32800型大致相同,為採用 車頂雨水導管外露的設計,但行走裝置變更為日本車輛TR-34型翼簧型轉向架,而非35SP32800型莒光號裝用的TR-29型並列枕簧式轉向架 ,為兩者外觀差異較大之處。
 3.45PBK32856~32858號: 車體設計類似落地空調客車而非輕量化車體者,採用非隱藏式的雨水導管設計。 其車體與落地式莒光號客車類似,使用隱藏式排水管設計,同時上下台門階梯樣式也與45PBK32852~32855號有所差異
4.45PBK32861~32863號: 使用新型輕量化車體,但在台鐵局徽上並無小窗,行李裝卸門經更新後,整體外觀和45PBK10400型 大致相同,兩者差異為裝卸門及轉向架形式與車下軔機裝置有所差異。 其中45PBK32861、32863號裝卸門均為小窗,45PBK32862號則是裝用與45PBK10400型類似的大窗。而在轉向架上,除32863裝用錨桿位置較低TR-28型轉向架外,32861、32862號則是裝用與TR-34型非常類似的TR-33型轉向架。

△45PBK32852號是最早變更為藍色塗裝的電源行李車。

而在車體塗裝上,本型車最早的5輛車早年塗上的為莒光號白底藍色啞鈴狀的塗色,並且推測在1982改造車體後全數變為莒光號新塗裝至今。至於後來1984、1985及1987年所改造更新的車輛,也在改造後全數採用莒光號新塗裝。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6月為因應CT273號蒸汽機車所牽引的仲夏寶島號編組變更為冷氣平快車,為求得其外觀一致性,因此也由花蓮機廠挑選當時進廠維修的45PBK32852號改塗為47號孔雀藍,成為最早變更為藍色塗裝的電源行李車。

參考資料:台灣鐵道印象

最後修改:2020.10.04

機械設備

至於在車內的發電機組設計上,其最早5輛原裝車所裝用的,為美國GM底特律廠所製造的柴油引擎所帶動的發電機組,並於每一車設有2部,其單一發電機組功率為150kW,最大發電功率則可達300kW。然而在長年使用之後,其發電效率衰減至原本性能的61%左右,兩套機組總計僅可輸出246A的電流,與客車編組最大消耗需458A相去甚遠,因此必須要進行發電機組汰換。其更新後所採用的為美國GM底特律廠所製造的8V-71T型柴油引擎,並帶動大同所製造的交流發電機,其輸出部分係使用SCR方式進行控制,單一機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05kW,在兩機組均啟動的情況下可輸出672A的電流。

△45PBK32851號裝用的TR-34型轉向架。

△TR-34型轉向架上的日本車輛銘板。

至於在走行裝置上,本型車最初5輛所裝用的為日本車輛製造的TR-34型翼簧型轉向架,其樣式與35SP32850型莒光號所裝用者及極為相似,兩者的差異僅在於TR-34型的枕簧為耐荷重者。至於1984製造的45PBK32856~32858及32863號則是裝用原35SP32450型對號快客車所裝用的TR-28型轉向架,其錨桿位置較低,枕簧帽側邊加長為其特徵。而1985年更新出的45PBK32859、32860號則是裝用原32300型 客車汰換下的TR-39型轉向架,其特徵為側承位於內側,因此外觀上略有不同。1987年所改造出的45PBK32861、32862號則是裝用原莒光號餐車35DC32853、32854號所裝用的TR-33型轉向架。至於在軔機裝置上,本型車大致有兩種類型,其中除32852~32855號裝用原本留用的AV型氣軔外,其餘則全數裝設EV型氣軔,兩者的差異僅在於控制閥的種類不同,前者採用A控制閥,後者則採用無須磨配並且附鬆軔保證的E控制閥,並且同樣需要設置V型軔缸帶動雙抱式機構,使鑄鐵閘瓦緊軔。

△45PBK32852號所裝用的TR-34型轉向架 ,與TR-33型為類似之型式。

△45PBK32856號所裝用的TR-28型轉向架 ,與32863號裝用者相同。

△45PBK32860號裝用的TR-39型轉向架 ,為32300型客車所替換下者。

△45PBK32861號裝用的TR-33型轉向架 ,與TR-34同為日車製造之轉向架。

參考資料:台灣鐵道印象、台鐵第五期車輛維修班前期講義 、體檢台鐵

最後修改:2020.10.04

車型運用

△花蓮機廠內檢修中的45PBK32851號。

△2020年下半仍十分活躍的45PBK32853號。

本型車在早年時期為東西幹線莒光號專用的電源車,並且1979年在電氣化以及1982年東拓完成後,主要運用於東部幹線的莒光號列車之中。而在1980年代末期增備後,本型車最多有13輛可供空調列車編掛使用,這樣的盛況一直到2003年北迴線電氣化後仍不曾改變,其運用範圍遍及東幹線、南迴線以及屏東線。但隨著2008年5月15日改點北部區間莒光號已全數變更為電力機車牽引後,本型車的運用範圍則開始縮減,主要改以台東線、及南迴屏東線空調列車編組為主。然而在2014年7月16日改點之後,運用範圍則更進一步縮減僅存屏東線及南迴線 ,2019年12月20日改點後,活躍區間則是改以枋寮、臺東間。

目前本型車除32854號因車體狀況不佳早已報廢除籍外,2020年時除已改色的32852號,以及隸屬於高檢的32853、32861、32863號仍然活躍外,多數車均已遭到停用的命運。 目前南迴線電氣化預定於2020年12月23日正式通車,這批曾為台鐵最大族群的電源車也將隨著電氣化腳步加快而逐步凋零。

參考資料:台鐵機貨車概況表

最後修改:2020.10.04

Computer Graphics / 形式概要  

(原始塗裝)

左側:

右側:

本圖為45PBK32850型原始左側外觀的推測圖,其車體採用早期莒光號白底淺藍色啞鈴狀的塗裝,上下台門僅設置於後端,前端則設有一小門,並且於前端並無風檔與通道門;其車下設備為推測之配置。

本圖為45PBK32851~32855號原始的右側外觀,於前端並不設置風檔,上下台門與守車設備則設置於後端。其車體塗裝為白底外加淺藍色啞鈴狀的莒光號標準塗裝。而在車下設備部分,本圖為推測之配置。

(, , )

左側:

右側:

本圖為1985年更新的45PBK32851號,以及舊車更新的32859與32860號的左側外觀,其車體最大特色為採用輕量化之設計,並採用隱藏式雨水導管;其車頂則使用浪鈑而有三條凹折,同時因應柴油發電機組檢修所需,於前端設有檢修蓋及冷卻器柵門,後端則因車內通風所需,設有箱型通風器。其車窗與檢修門配置大致與原始型大致相同,但在發電機室的進氣柵門略有不同;車下則設有軔機裝置與油箱等設備。其上圖與下圖的差異僅在於32851號將車頂的第二個箱型通風器移除改造過,因此外觀略有不同。

本圖為1985年更新的45PBK32851號,以及舊車更新的32859與32860號右側外觀,其車體設計採用輕量化設計,於車頂上使用浪鈑、並有三條凹折並使用隱藏式雨水導管。其車頂後端設有供行李室與守車通風的箱型通風器,前端則設有柴油發電機組檢修蓋以及冷卻卻器柵門,並將引擎排氣口設置於車頂。其車側車門與車窗配置大致與原始型相同,但進氣柵門與車窗設置略有不同,其車下則設有油箱、充電器與電瓶箱等設備。至於上下圖的差異與左側相同,僅差在32851號將車頂靠近後端的第二的箱型通風器移除。

(~)

左側:

右側:

本圖為1982年由台北機廠更新車體與發電機組的32852~32855號左側外觀,與同期時更新的45PBK32800型僅在行走裝置不同。其車體設計較類似1960至1970年代的車輛,車側鄰近車頂處將雨水導管外露為其一大特色。其車輛車門與外觀配置與原廠時期類似,僅在後端設有上下台門,前端則為發電機室並設有機務員上下的車門,其車側於前端設有發電機組的進氣柵門與檢修門,後端則設有行李裝卸門以及數個小窗。其車下重要設備包含風缸、軔機裝置以及油箱等。

本圖為1982年由台北機廠更新車體與發電機組的32852~32855號右側外觀,其車體外觀大致與同時更新的45PBK32800型相同,但行走裝置有所不同,使用TR-34型轉向架,而非32800型裝用的TR-29型轉向架。其車側最大特色在於車側與鄰近車頂的雨水導管採用外露設計,與1960~1970年代生產的客車類似。至於在車窗配置上,本型車在前端發電機室與左側略有不同,改設置檢修門並附有小窗,其餘則大致相同。其重要車下設備,則包含充電器、油箱與電瓶箱等。

()

△47號孔雀藍樣式左側。

△47號孔雀藍樣式左側。

△浪漫藍樣式左側。

△浪漫藍樣式右側。

左側:

右側:

本圖為2014年由花蓮機廠變更塗裝後的45PBK32852號左側外觀,除塗裝修改為藍底外加一白線外,其餘特徵均和32853~32855號相同。

2021年出廠後,本車則是變更塗裝為浪漫藍。

本圖為2014年由花蓮機廠變更塗裝後的45PBK32852號右側外觀,其車窗車門配置均與原本設計相同,僅塗裝變更為藍底外加一白線。

2021年出廠後,本車則是變更塗裝為浪漫藍。

(~)

左側:

右側:

本圖為1984年時由SP、SPK32450型集中供電客車更新出的45PBK32856~32858號左側外觀。其車體設計與32851~32855號原裝時期車體設計相同,車側並未相雨水導管外露,同時也非輕量化的設計。在車輛設計上,其上下台門設置於後端,前端則為發電機室,並且在前端設有機務員使用的小門,中段則設有發電機組檢修門與進氣柵門;後段部分則設有行李裝卸用車門與數個小窗。其車頂配置也同樣設有檢修門與冷卻器換氣柵門以及柴油引擎排氣管等設備。其車下重要設備則包含風缸、軔機裝置以及油箱等。

本圖為1984年時由SP、SPK32450型更新而來的45PBK32856~32858號右側外觀,其車體樣式與原裝時期的45PBK32851~32855號類似,並未設有雨水導管,同時也非輕量化的設計。其車窗與車門配置大致與左側翻轉後類似,前端為發電機室,中後端則分別為行李室與守車設備;但本型車右側前端並不設置機務員使用的小門,而是改設檢修門,並同樣設有進氣柵門、檢修門、行李裝卸門與小窗等。至於在重要的車下設備部分,本側由後至前分別設置油箱、充電器箱以及蓄電池箱等設備。

(~)

△45PBK32861號左側。 △45PBK32861號右側。

△45PBK32862號左側。 △45PBK32862號右側。

△45PBK32863號左側。 △45PBK32863號右側。

左側:

右側:

本圖為1987年留用30SP、SPK32300型部分機件,並新造車體製造而成的45PBK32861~32863號左側外觀,這3輛車採用的為與32851、32859與32860號非常類似的輕量化車體,但車窗至於局徽上不設有上升小窗 。

在轉向架上,32861、32862號兩者裝用TR-33型轉向架,32863號則裝用TR-28型轉向架。在裝卸門部分,32861、32863號兩者裝卸門為車窗較小的樣式,32862號則是裝用與45PBK10400型型類似的細長型車窗裝卸門。

本圖為1987年時留用30SP、SPK32300型部分機件,並新造車體的45PBK32861~32863號,其車體採用的為與32851、32859與32860號非常類似的輕量化車體,但車窗配置並不相同,於車體中段局徽上方不設置上升窗 。

在轉向架上,32861、32862號兩者裝用TR-33型轉向架,32863號則裝用TR-28型轉向架。在裝卸門部分,32861、32863號兩者裝卸門為車窗較小的樣式,32862號則是裝用與45PBK10400型型類似的細長型車窗裝卸門。

 


 Train Collection ©Kashiw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1920*1080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意見反應 / 本網頁圖文等資料如要進行任何使用,請先詳閱資料授權條款

 

 

inserted by FC2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