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EMU1200型電聯車
TRA EMU1200 Electric Multiple Unit

 

EMU1200

Tze-Chiang Ltd. Express

   

製造廠商

南非 聯邦鐵路客貨車 (U.C.&W.)
機電製造 英國 G.E.C. TRACTION
最大出力 3,000 kW / 4,020 HP (3組1大編總和)
    27,600 kgf (3組1大編總和)
軔機形式 Westinghouse West Code
引進年份 1987年
引進輛數 11組33輛
營運速限 120 km/hr (EMU自強速)

最大尺寸

 
 
 
20,000 mm
2,880 mm
3,880mm (車頂) / 4,170mm (EP降弓)
編組方式  
 
   

>

   

>

 
←高雄 EMC1200 EP1200B EM1200 EM1200 EP1200M EM1200
●●

●●

○○

○○

●●

●●

●●

●●

○○

○○

●●

●●

皮重 50.5噸 42.5噸 49.5噸 49.5噸 42.5噸 49.5噸
座位 38位 46位 48位 48位 46位 48位
   

<

   

<

 
←台北 EMC1200 EP1200B EM1200 EM1200 EP1200M EM1200
●●

●●

○○

○○

●●

●●

●●

●●

○○

○○

●●

●●

 

>

   
EM1200 EP1200B

EMC1200

台北→
●●

●●

○○

○○

●●

●●

49.5噸 42.5噸 50.5噸  
48位 46位 38位  
 

<

   
EM1200 EP1200B EMC1200 高雄→
●●

●●

○○

○○

●●

●●

   
Side View / 車輛側面  

Introduction / 車輛介紹  

引進概要

△抵台後進行試運轉的EMU200型,停靠於尚未地下化的松山站。(取自台灣省交通建設)

1980年代中期,台灣民生已逐漸富裕,搭乘自強號已不再是「奢華」的選擇。因此由EMU100型開行的自強號列車,便時常座無虛席、班班客滿。於是台鐵便有增購新一代自強號電聯車的計畫, 以舒緩自強號直達車運量不足的問題。為此,台鐵以1984、1985年的年度預算,採購11組33輛城際電聯車,本案最終由南非聯邦鐵路客貨車公司(UC&W) 得標生產。

這批編組變更為3輛1組的新型電聯車,台鐵命名為EMU200型,一共包含了附車長室的駕駛馬達車55EMC200型11輛,編號55EMC201~211號;電源動力車45EP200型11輛,編號45EP201~211號;以及另一種駕駛馬達車55EM200型11輛,編號55EM201~211號。 直到1986年時本型車已進入製造階段,並在1986年底開始運送抵台。而值得一提的是,EMU200型的前8組 (EMU201~208)為整車原裝進口,最末3組(EMU209~211)則為「散裝進口」——分別散裝進口各組件,再經由唐榮鐵工廠進行後續組立工作,期望達到「技術轉移」的成效。直到了1987年時,大部分的EMU200型都已開始進行試運轉、驗收的工作 ,並於同年6月25日投入運用,行駛當時的1019及1020次取代長程莒光號,並於同年於7月28日改點後全數加入營運。

直到1996~1997年推拉式自強號引進之後,有鑑於自強號電聯車並未裝設車長自動聯控車門,及內裝未有LED資訊看板等服務設備 ,遂有改造並更新自強號電聯車設備之議;再者當時的EMU200型車內美耐板品質不佳,極易受到日夜溫差大而產生脫出現像,於是便有更新EMU200型電聯車內裝與車門的計畫。這件30輛電聯車更新案,最後由前身為唐榮鐵工廠的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並於2001年底開始將EMU200型分批改造。由於改造後的EMU200型在車輛編組上,首度嘗試使用9輛1組的固定連結方式 ,由於這樣的設計已和原本差異甚大,為避免在運用上產生困擾,於是台鐵便將改造後的電聯車,另訂形式為EMU1200型,一共包含了駕駛馬達車EMC1200型8輛,編號EMC1201~1208號;電源動力車EP1200型10輛,編號EP1201~1210號;以及將駕駛室拆除的馬達車EM1200型12輛,編號EM1201~1212號。 其原始車號與更新車號對照表如下所示:

EMC201 EMC1201
EM201 EMC1202
EMC203 EMC1203
EM203 EMC1204
EMC204 EMC1205
EM204 EMC1206
EMC207 EMC1207
EM207   EMC1208
     
     
     
     

EP201 EP1201M
EP202 EP1202B
EP203 EP1203M
EP205 EP1204B
EP204 EP1205M
EP206 EP1206B
EP207 EP1207M
EP208 EP1208B
EP209 EP1209B
EP210   EP1210B
M表示附設機務員 (Mechanist);B表示附設育嬰室 (Baby room)。

EMC202 EM1201
EM202 EM1202
EMC205 EM1203
EM205 EM1204
EMC206 EM1205
EM206 EM1206
EMC208 EM1207
EM208 EM1208
EMC210 EM1209
EM210 EM1210
EMC209   EM1211
 EMC211 EM1212

2002年底,首批EMU1200型便已開始陸續出廠,並在2003年進行試運轉、分批投入運轉,直到了2004年時已全數上路服務。

參考資料:台灣鐵路百週年紀念、自強號電聯車運轉手冊、台灣鐵路管理局公報

最後修改:2014.09.26

技術規格

EMU200型和EMU100型在動力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改用3輛1組的編成方式, 其動拖比變更為2比1,馬達車較不易故障,在調度彈性也較大。另外,該車的機電系統也為英國GEC所製造,同為閘流體全相位控制,並使用125kW的G316BY型馬達, 單輛馬達車配有4具,合計單組共有8具馬達,總計單組連續定額功率可達1000kW(1340HP),起步牽引力則可達9200kgf;在操作上本型車亦具速度自動控制之功能,但避免維修困擾,引進不久後即變更為牽引力控制至今。由於動力車配置變更之故,使得EMU200型由0至50km/hr之平均加速率可達1.88km/hr/s,勝過EMU100型的1.41km/hr/s;0至120km/hr,則可達到1.0km/hr/s。然而考量到實際營運所需,因此本型車之最高車速仍維持在120km/hr。

而在機電設備散熱系統方面,本型車設有強制冷卻之股風機,可在啟動牽引馬達後隨之啟動,並在電門關閉時關閉,相較於EMU100型採用自然通風者有著明顯進步。然而本型車的的股風機控制設備在加速時在車門附近會產生極大的電流聲;客車內在加速時也會有控制設備的電流聲,容易造成旅客乘車上的不適。 至於在軔機系統上,本型車與EMU100型相同裝用西屋製造的西碼電控軔機,並裝有一套自動軔機作為備援,以及三動閥因應迴送所需。在基礎軔機設計上,本型車採用單元式軔缸,以及手軔機設備。

△位於馬達車頂上的電軔用電阻。

△英國Brecknell Willis製單臂式集電弓。

△軔機控制單元以及主風泵外觀。

△馬達交流發電機組(MA-Set)外觀。

△位於馬達車左側前方的牽引馬達整流器。

△位於馬達車右側的接觸器及MA-Set控制箱。

2002~2003年改造為EMU1200型之後,基本上並未對機電系統做太多的變更,因此該車的各種動力規格均照舊。而為了改成9輛1組及增加自動車門,該車在聯控及電力系統上也都做了一些修改,並將原本EMU200型的部分馬達車的駕駛設備拆除,改設成自動車門。然而,更新聯控及部分車內電力系統後的EMU1200型 並無法靈活替換編組維修,導致其運用狀況並不理想,必須常以PP車代跑;而原本EMU200型在機電系統上維修後勤不易,與原廠工藝不良等等的各式問題,似乎在EMU1200型上仍會繼續持續下去。

△原EMU200型駕駛馬達車連接處。

△駕駛台遭到撤除的馬達車連接處。

參考資料:台灣鐵路百週年紀念、自強號電聯車運轉手冊、 動力車詳表、各期鐵道情報

最後修改:2014.09.26

車輛外型

EMU200型相較於EMU100型,在外型上幾乎可說是完全不同。首先EMU200型在車體上較為方正,車側上緣將排水導管隱藏,下方則為小幅度原弧;至於在駕駛車端面上,該車首度採用四大燈加上一組 尾部標示燈的設計,駕駛窗上也加設了終點顯示器和車種顯示;而排障器使用密閉式,下部並向外斜向凸出,也是該車的一項特色。另外,EMU200型也改用「ㄑ」形的單臂式集電弓;除外EMU200型的馬達車車頂極為複雜,共有5個凸起設備,而車輛側面的終點顯示器更改採自動式等等,其設計風格與EMU100型可說是截然不同,極易分辨。然而在車身塗色上,EMU200型同樣承襲EMU100型的塗色設計,在車體上以棕色濃淡三色系為主,與EMU100型不同的是,EMU200型駕駛車前端原裝時期即採用黃橘警戒色,並且排障器也塗有黑黃色的警戒紋。

△EMU200型(上)與EMU1200型駕駛車外觀比較。

△駕駛端面比較。

2003年更新後的EMU1200型在外型上的主要的改變,在於駕駛車端面、車側車窗配置以及採用前後雙自動車門的設計。首先在駕駛端面上,除將原有的通道門和風檔移除之外,駕駛窗則是改由兩片有弧度的玻璃所組成,成為該車的一大特色;而排障器的樣式也略做修改。再者,EMU1200型的車窗位置雖然還是以原車為主,但配置、數量上已有不同,窗框也改成黑色橡膠材質,不同於原本的金屬框。除外,該車全車型採用前後雙自動滑軌車門的設計,並改用和10500系列莒光號客車相同的LED終點顯示器,車廂間的風檔樣式也有不同。至於在車身塗裝上,EMU1200型則大膽採用以白色為底並塗上酒紅色下緣,車廂上沿加上橘色細線,一反過去所有自強號的慣用塗裝。而在駕駛馬達車正面,則為橫式的橘線與白線交互穿插,橘線更在車側延伸向後,車側左方也漆上「TRA」三個斜體字(TRA為台灣鐵路管理局—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簡稱),十分特別,此種標示方法也被後繼車輛所採用。

△最早改造的EMC1207、1208號之駕駛端面(左)仍保有終點與車種指示器,與其餘車之駕駛端面(右)略有不同。

△EMU1200型駕駛車右側前端,位於乘務員專用門後方漆有「TRA」三字,為「台灣鐵路管理局」的英文縮寫。

參考資料:自強號電聯車運轉手冊、各期鐵道情報

最後修改:2014.09.26

車輛內部

相較於EMU100型EMU200型在內裝部分變動不少, 其行李架為密閉式兼冷氣風道,並在座位上方(行李架下方)設有個人節風器和讀書燈,乃該車一大特色;而在車輛通道門上, EMU200型也使用新一代的紅外線感應自動通道門,為台鐵電聯車中首度裝用。 至於EMU200型內裝設計較為不佳的部分,除了客室內部中央天花板的設計向下凸出,較具壓迫感外;其紅外線通道門反應較不靈敏,因此這些都成為後來改造的重點。

△EMU200型原始內裝,採用密閉式行李架。

△EMU1200型改造完成初期之內裝。

△EMU1200型仍採用舊型座椅的近期內裝。

△EMU1200型採用新型座椅的近期內裝。

2002~2003年EMU200型改造為EMU1200型之後,車輛內部配置也進行多項修改,除變更駕駛台儀表設備外;車長室的位置則改在駕駛室右後方,內部也較原本寬大許多。至於在客室方面,除了座椅之外,已 和原本的設計完全不同,其天花板的送風風道及類似35PPT2000型客車,照明燈具則鑲在天花板上,徹底消除了原本客室內的壓迫感。另外,該車的座椅絨布使用的配色也同於35PPT2000型客車 ,採用酒紅色與灰色鄉間的樣式,走道上並鋪設灰色地毯,窗邊也掛有淡黃色的窗簾。而最令人吃驚的,就是該車內部還設有消失許久的「壁毯」,及使用較老式的全金屬製行李架,而非茶褐色玻璃的新型行李架。除了上述之外,本型車在車廂通道門也全數改用觸控式開關的自動門,客室內的通道門上方還設置了LED資訊看板等,展現全新的風貌。

△改造完成後初期之座椅。

△本車使用之新型座椅樣式。

△通道門與LED資訊看板。

△上下台門車內樣式。

參考資料:台灣鐵路百週年紀念、各期鐵道情報

最後修改:2014.09.26

車輛造訪

△EMU1200型EMC車裝用的動力轉向架,以及EP車轉向架。

EMU1200型裝用由UCW生產的搖枕樑式轉向架,其一次承懸為縱向之Chevron軸簧,並搭配油壓減震器,二次承懸則為空氣彈簧,並設有搖枕樑及描桿,使得本型車行駛時 十分平穩。然而由於在改造時並未針對機電系統進行太多修改,因此本型車在加速時仍有低沈的電流聲,部分馬達車則在電門啟動時,會 在車頂的」股風機上盒」出現巨大的噪音聲響。再者,本型車因採用合成閘瓦,因此在緊軔時會散發出臭味,也為本型車在乘坐上較為 令人感到不快之處。

參考資料:台灣鐵路百週年紀念、動力車詳表

最後修改:2014.09.26

車型運用

EMU200型引進後隸屬於高雄機務段, 1985~1996年間與EMU100、300型同為西部幹線自強號的主力車型。然而在段期間的使用當中,本型車也發生過數起重大意外事故導致部分車輛報廢,其中55EM211號和45EP211號已 於1990年的三義事故後報廢;55EM209號也在1998年5月5日的烏日事故後停用。因此在2000年時, EMU200型僅存10組30輛可正常運用,其中更以「事故倖免者」—55EMC211+45EP209+55EMC209這三者的組合最為特別。 直到2002年底時,EMU200型開始分批改造為EMU1200型並且改成9輛固定編組的方式, 然而這樣的編組方式並不利於車輛維修 保養,使得遇到較大故障時就必須要以推拉式自強號編組替換行駛。2009年改點後 ,EMU1200型便只行駛於基隆、高雄間兩往返,然而因車況持續老化,2015年10月15日後則本型車僅開行七堵、潮州間經海線的自強號一往返,並且在2016年10月20日改點後,縮減運用範圍為彰化、潮州之間。 因應潮州、枋寮站間已於2019年12月20日電氣化, 因此本型車行駛的168次也延長至枋寮做為起點,使得其運用範圍變更為枋寮、彰化間。

而隨著EMU900型及EMU3000型陸續投入,本型車也在2022年3月29日改點後,運用遭到EMU3000型替換,而退出正班車運用,目前僅存一編組可動態運轉。並計畫將已停用的EMC1207、1208號駕駛車改造為潮州觀光機廠的展示車輛,其餘未保存及改造者,則已陸續遭到拆解而消失。

△由EMU1200型開行的1023次自強號。

△擔任1006次海線自強號的EMU1200型。

參考資料:洪致文著台灣火車的故事、各期鐵道情報

最後修改:2022.10.23

Computer Graphics / 形式概要  

△55EMC200型原廠樣式左側。

△55EMC200型原廠樣式右側。

△55EMC200型加裝防護無線電後左側。

△55EMC200型加裝防護無線電後右側。

△55EMC1200型原型車樣式左側。

△55EMC1200型原型車樣式右側。

△55EMC1200型初期改造樣式左側。

△55EMC1200型初期改造樣式右側。

△55EMC1200型後期改造樣式左側。

△55EMC1200型後期改造樣式右側。

左側:

右側:

本圖為EMU200型設有車長室之EMC駕駛馬達車,以及改造為EMC1200型馬達車的左側外觀。其最大特徵為車頂設有股風機上盒、電阻器及空調機;車下重要設備則包含牽引整流器、相關設備與交流發電機組和水箱設備等。

其原始之車窗配置為,前端設有駕駛室及車長室,在靠近駕駛室處也設有乘務員專用門,後端則為手動之上下台門;改造後之EMC車則是於前端增設一對上下台門,因此座位數由48位減少成38位,車窗配置也由原本5大窗外加兩小窗變更成4大窗外加兩小窗;除外,其盥洗室車窗也變更成類似自動門莒光號之樣式。

其車體外觀 變更上,原廠時期的45EP200型並未漆上臺鐵局徽,而是將車號漆於車體中央的車窗下方,但在1990年陸續進廠檢修後,已噴上局徽。其改造為EMC1200型後,最初的樣車樣式車側並未漆上局徽及車號,前端主排障器則為黑色,駕駛端面上方的喇叭為金色樣式。而後續出廠的量產車樣式已噴上局徽,並將駕駛車下的排障器改為黃黑相間的虎紋班,其前期改造型仍保留駕駛窗上的終站指示器及車種指示器,但後期改造樣式均將其移除。

本圖為EMU200型設有車長室之EMC駕駛馬達車,以及改造為EMC1200型馬達車的右側外觀。其車頂之特徵大致與左側相同,但車下之設備排列有所差異,其中靠近前端轉向架設有接觸器控制箱以及馬達交流發電機組股風機及平滑線圈等設備,在靠近後端轉向架處同樣設有水箱。

至於在車窗配置上,原始之EMU200型是將終點指示器設置在車門上,改造後則變更在可開窗上。至於在車窗配置上,改造後之駕駛馬達車除將逃生門變更為上下台門外,並且於靠近駕駛室處增設一可開窗;其後端之盥洗室車窗則遭到移除。

其車體外觀 變更上,原廠時期的45EP200型並未漆上臺鐵局徽,而是將車號漆於車體中央的車窗下方,但在1990年陸續進廠檢修後,已噴上局徽。在改造為EMC1200型後,最初的樣車樣式車側並未漆上局徽及車號,前端主排障器則為黑色,駕駛端面上方的喇叭為金色樣式。而後續出廠的量產車樣式已噴上局徽,並將駕駛車下的排障器改為黃黑相間的虎紋班,其前期改造型仍保留駕駛窗上的終站指示器及車種指示器,但後期改造樣式均將其移除外觀演進的歷程與左側大致相同。

△45EP200型原廠樣式左側。

△45EP200型原廠樣式右側。

△45EP200型進廠後樣式左側。

△45EP200型進廠後樣式右側。

△45EP1200B型原始樣式左側。

△45EP1200B型原始樣式右側。

△45EP1200M型原始樣式左側。

△45EP1200M型原始樣式右側。

△45EP1200B型末期樣式左側。

△45EP1200B型末期樣式右側。

△45EP1200M型末期樣式左側。

△45EP1200M型末期樣式右側。

左側:

右側:

本圖為EMU200型編組中央的EP電力車, 及改造為EP1200型的電力車左側外觀,其中EP1200B與EP1200M型差異為前者後端左側設置哺集乳室,後者則設置機務員室。其車頂設置有集電弓及真空斷路器設備,車下主要設備包含了主風缸、變壓器、24V電瓶器以及24V電瓶充電器,除外也設有交流發電機組接觸器。

其車體外觀 變更上,原廠時期的45EP200型並未漆上臺鐵局徽,而是將車號漆於車體中央的車窗下方,但在1990年陸續進廠檢修後,已噴上局徽。在改造為EMU1200型後,主要差異為兩端的上下台改造為自動門,並將 靠近前端車門的可開窗變更為不可開窗外,集電弓下方的車窗則變更為小窗,其中機務員室之小窗為可開窗之樣式,終點指示器則是由集電弓下方車門變更為另一端的第一個大窗上。 末期樣式則是在前端車頂上方、兩台空調機中央處裝設集電弓攝影機而略有差異。

本圖為EMU200型編組中央的EP電力車, 及改造為EP1200型的電力車右側外觀,其中EP1200B與EP1200M型差異為前者後端左側設置哺集乳室,後者則設置機務員室。其車頂設備大致與左側之外觀相同,車下設備自集電弓下方開始,分別設有110V充電器、110V電瓶、主變壓器,除外也設有軔機控制單元以及主風泵設備。

而在車體外觀變更上 ,原廠時期的45EP200型並未漆上臺鐵局徽,而是將車號漆於車體中央的車窗下方,但在1990年陸續進廠檢修後,已噴上局徽。本車自EMU200型時期就在兩端設有車門,改造後則是將兩端車門變更為車長聯控之滑門 樣式的自動門,與當時最新穎的10500型類似,同時為自動門機空間需要,改造原靠近前端的可開窗為不可開,並且將終點指示器移至集電弓下方車窗上。 末期樣式則是在車頂上方兩台空調機中央處裝設集電弓攝影機而略有差異。

△55EM200型原廠樣式左側。

△55EM200型原廠樣式右側。

△55EM200型加裝防護無線電後左側。

△55EM200型加裝防護無線電後左側。

△55EM1200型左側。

△55EM1200型右側。

左側:

右側:

本圖為EMU200型未設有車長室之EM駕駛馬達車,及改造為EM1200型的馬達車左側外觀。其中EMU200型的EMC及EM車差異在於EMC車內多了一套終點指示器之控制設備,其餘則幾乎完全相同。

而改造後的EM車除將原本前端的駕駛室移除改設置上下台門外,其安全門也改造為一般之可開小窗;後端之盥洗室也同樣變更成類似新型莒光號之小窗。除外,原本設置於手折門上方的終點指示器則是改設於前端可開窗之上。

本圖為EMU200型未設有車長室之EM駕駛馬達車,以及改造為EM1200型馬達車的右側外觀。其中EMU200型之EM、EMC車在外觀上最大的差異在於靠近前端之車長室小窗變更為不可開之樣式,其餘之設備與車窗配置則幾乎完全相同。

改造後的EM車與原始之EM車主要的變更為將原本前端的駕駛室及駕駛台設備拆除、改設一處上下台門, 並將原本位於後端的盥洗室車窗移除,及將原本設置於手折門上方的終站指示器,變更為靠近後端的可開窗上方。

 


回首頁 回台鐵機車介紹
 Train Collection ©Kashiw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頁最佳解析度:1920*1080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意見反應 / 本網頁圖文等資料如要進行任何使用,請先詳閱資料授權條款

 

 

inserted by FC2 system